Q8. 牙周病有哪些表现 A8: 牙周病常见的早期表现是刷牙或进食时出现牙龈出血。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出现牙龈肿胀,咬物无力,牙齿松动、移位,口腔异味,甚至牙齿脱落。
Q9. 牙周病的危害有哪些 A9: 牙周病的最直接的危害就是破坏牙周组织,导致牙齿缺失。牙周病还会影响全身疾病: (1)孕妇在怀孕期间,牙周病病情会加重,严重者甚至可诱发早产。(2)牙周病会加重糖尿病的病情,增加心脑血管疾病、呼吸道疾病的患病率。(3)伴发牙周病的胃溃疡患者,胃溃疡治疗后的复发率增加。
Q28. 牙本质敏感怎么办 A28: 牙本质敏感,俗称“倒牙”,主要是指对冷、热、酸、甜等刺激产生的短暂而尖锐的疼痛。对于牙本质敏感的防治,建议:饭后漱口;减少酸性食物和饮料的摄入;进食酸性食物和饮料后不要即刻刷牙,一小时后再刷牙;选择合格的牙刷,采用正确的刷牙方法,避免刷牙时用力过大;使用抗敏感牙膏,如4~8周后无明显效果,应及时就医。
Q29. 怎样清洁活动假牙 A29: 戴假牙也要保持清洁卫生,对于配戴活动假牙的人群,应在每次饭后取出活动假牙用牙刷刷洗净,夜间不戴假牙时应清洗后放置清水中保存,最好使用假牙清洁片帮助清洁。假牙每天摘、刷、泡,晚上做好这套。
Q10. 引起牙周病的因素有哪些 A10: 牙周病是多因素引起的牙周组织慢性炎症病变,局部因素、全身因素、行为和心理社会等诸多因素都是牙周病的危险因素。(1)牙菌斑是粘附在牙齿表面的细菌膜,如果牙齿表面的牙菌斑没有及时清除,就会被唾液中的钙、磷离子钙化形成牙石,牙石是引起牙周病的重要因素。(2)牙周病的发生与全身健康状况有关,有糖尿病、...
Q24. 学龄儿童最大的口腔变化是什么 A24: 人的一生中有两副牙齿,一副是乳牙,有20颗,一副是恒牙,为28~32颗。学龄二童口腔的最大变化是换牙。在此阶段,乳牙会逐渐换成恒牙。牙齿替换是个生理过程,正常的顺序是乳牙先松动脱落,恒牙再萌出。如果乳牙未掉、恒牙已先萌出,新萌出的恒牙经常不能顺利进入牙列,此时应尽早就诊。
Q23. 学龄前儿童应长多时间接受一次口腔健康检查 A23: 3~6岁是儿童患龋齿的高峰期。该阶段乳牙列开始发变化,出现间隙,为换牙做准备,但易造成食物嵌塞,引发龋齿。所以,提倡学龄前儿童每6个月接受一次腔健康检查。
Q22. 为什么要矫治前牙反咬合(地包天)畸形 A22: 前牙反咬合俗称“地包天”。上颌骨发育不全和遗传等先天因素是前牙反咬合的病因,不良的喂奶姿势和童年的不良口腔习惯也可造成前牙反咬合。前牙反咬合可限制上颌骨发育,导致下颌过度前伸,造成颜面中部三分之一凹陷,明显影响面貌,早期矫治可纠正或减轻面貌改变,取得相对好的治疗效果。
Q25:为什么要洁牙? A25:自我口腔保健方法只能清除牙菌斑,不能去除牙石,牙石表面粗糙,对牙龈造成不良刺激,又有利于新的牙菌斑粘附,是引起牙周疾病的一种促进因素。
分类名称 | 口腔知识 |
分类类型 | 知识 |
分类阅读权限 | 所有人 |
分类编辑权限 | 所有人 |
分类审核权限 | 无需审核 |
分类预览权限 | 所有人 |
分类下载权限 | 所有人 |